当前位置: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简介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证书正本

单位名称: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

资质等级:甲级

业务范围:古建筑维修保护、文物保护规划、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保护、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石窟寺和石刻保护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是依托于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的技术力量,在工商局注册的设计公司,是对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近现代文物建筑、石窟寺和石刻、雕塑壁画、园林艺术等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和学术研究的专门机构,其前身为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设计室,于1985年创建。1992年更名为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规划设计部,2003年更名为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以科研人员为依托组建的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具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甲级行业资质和国家建设管理部门颁发的乙级建筑设计证书。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5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人,中级人员20人,初级人员30余人。

30多年来,中心人员艰苦创业,锐意进取,成绩卓著。先后多次派员赴藏,战胜强烈的高原反应和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主持或参与了世界文化遗产西藏布达拉宫(红宫)、大昭寺及******喇嘛夏宫罗布林卡的勘测设计、壁画保护和施工指导工作。从1993年始,为配合举世瞩目的国家重点工程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建设,承担并圆满完成了重庆丰都古民居群、合川钓鱼城景区、万县洄澜塔、钟楼、开县清真寺和湖北秭归江渎庙、屈子桥、屈原牌楼、杜氏宗祠、王氏宗祠、郑韶年老屋、郑启光老屋、郑万瞻老屋、刘正林老屋等多处文物建筑的勘测设计任务。2008512汶川大地震后,中心人员积极参与我省组织的援建工作,设计人员于620赶赴江油灾区进行前期文物建筑受损情况的调研与评估工作,在余震不断的威胁下,用了一星期时间,将江油市的13处文物建筑的受损情况进行了全面采集,撰写了5万字的江油市文物建筑受损评估报告并制作了15分钟的文物受损状况影像短片。这些报告被及时送往国家文物局和当地文物主管部门,为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了解灾后文物受损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整个援建过程中,共撰写了20余万字的文物建筑抢险加固勘察报告及近6千多张抢险加固设计图纸。完成了由17栋建筑及廊道组成的李白纪念馆仿唐钢混结构园林博物馆;由5个文物建筑群点组成的李白故居复建维修加固,4个钢混仿唐建筑的加固维修和新建16组雕塑意境园区的设计工作。除完成以上国家重点工程的设计工作外,近年来还完成国外项目马来西亚新古毛观音古寺和约旦伊尔比德市郑州公园规划设计。完成三百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勘测维修设计项目。其中,省外项目涉及的主要有广东潮州广济桥、广东广州北京中路宋明街、福建漳州慈济宫、四川剑阁觉苑寺、山东武梁祠、河北邢台文庙、江苏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湖南岳阳文庙、贵州兴义刘氏庄园与毕节土司庄园、贵州福泉古城墙、甘肃省武威白塔、甘肃省嘉峪关魏晋墓区等。省内项目涉及的主要有登封中岳汉三阙、法王寺及塔群、登封北魏嵩岳寺塔、开封宋代铁塔、少林寺塔林、安阳修定寺塔、登封观星台、登封中岳庙、洛阳白马寺、汝州风穴寺、淮阳太昊陵庙、社旗山陕会馆、巩义北宋皇陵建筑群、巩义石窟寺、新安千唐志斋、浚县天宁寺大石佛、临颍小商桥、洛阳北魏永宁寺塔塔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信阳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红二十五军司令部、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确山竹沟革命文物旧址、开封延庆观、开封山陕会馆、周口关帝庙、南阳知府衙门、南阳武侯祠、开封明代城墙、商丘归德府明代城墙及城门。另外还完成了永城芒砀山汉墓入口区、临颍陈星聚墓、漯河许慎文化园、鹿邑老君台建设工程、永城斩蛇碑景区建设工程、淮阳太昊陵西四观、洛阳白马寺齐云塔院大殿、等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设计。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还从事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及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整治工作,先后完成了登封中岳庙、西藏罗布林卡、汝州风穴寺、社旗山陕会馆、重庆潼南县大佛寺、潼南杨氏民居、重庆丰都民居搬迁、焦作府城遗址、河南新乡潞简王墓、永城芒砀山汉梁王墓群、刘少奇故居、新乡百泉、新密古城寨遗址、嵖岈山人民卫星公社旧址、许慎墓、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河南鹿邑太清宫遗址、南阳知府衙门、奉节白帝城、日本驻郑领事馆、南阳武侯祠、王右木故居等二十多个国家级、省级规划项目。完成了中岳庙申报世界遗产环境整治设计方案、会善寺环境整治、巩义永昌陵环境整治、河西普照寺环境整治、文圣普照寺环境整治、陈星聚纪念馆等方案设计。另外,还编写了专业技术规范《保护规划工作程序》《保护规划现场勘查深度要求》《保护规划现场勘查表格》,为规范保护规划工作的前期资料收集及后期方案制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关设计项目和维修工程均通过国家、省、区文物主管部门组织的论证、评审和验收,为促进河南乃至全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在古代建筑史、古建筑设计与构造理论、古代建筑与石窟石刻的加固与维修保护技术、古代壁画的揭取保护及复原技术、古代桥梁技术、石窟寺艺术及佛教考古、石刻艺术、堪舆学等专业技术领域研究成果丰硕,成绩斐然。有数百篇科研论文发表于相关专业报刊,《社旗山陕会馆》《隋代建筑若干问题初探》《河南明清时期地方建筑与官式建筑的比较研究》等论著分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省自然科学优秀论著奖。2003年设计的鲁山佛泉寺大殿、天王殿获“河南省建设厅优秀工程设计奖”。2008512汶川大地震后,设计中心人员很快投入援建工作,在不懈努力下,圆满完成工作,并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由设计中心设计的仿古建筑获得了“河南中州杯”与“四川天府杯”的奖励,并于201011月获得了“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示范工程”和“中国民族建筑杰出贡献奖”(十大经典示范工程)的荣誉称号。

    目前,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正进一步改革管理模式,勤奋敬业,开拓进取,力争为河南乃至全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