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新闻资讯>>

我院派员参加2023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形势下石窟寺保护与考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

时间:2023-10-31      字体:   


2023年10月18至21日,我院石窟寺保护中心业务人员随同河南省文物局领导赴湖北宜昌参加了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办的《2023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形势下石窟寺保护与考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的数十家专业保护机构参加了会议。


一、会议简况

会议特别强调了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推动石窟、石刻类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管理与利用工作。广泛宣传与推广由国家文物局开展的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成果,助力我国石窟寺文化遗产的保护。以石窟寺研究与保护为抓手,持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讲好中国故事。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石窟石刻处王彬处长又特别提出了石窟保护工作要做到三“最”,即:最严格的保护、最精心的呵护和最系统的研究。此外,还对专委会未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沟通协作,提升石窟寺保护综合水平;二是要继续把工作做实做真,发挥好智囊作用,联合行业内、其他行业或相关行业的顶尖专家,共同研究来解决石窟寺保护问题。三是要更好地发挥好纽带作用,特别是要重点关注中小石窟,能够把大石窟、知名石窟的保护管理经验更好地传递到中小石窟。希望专委会发挥更显著的行业引领作用,为推动中国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主任孙英民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对2021-2023年专委会各项工作和各石窟理事单位的保护研究、弘扬传承、活化利用等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进行了全面总结,展示了新时代石窟文物保护利用事业的新成就。各理事单位和与会代表深受鼓舞。并提出打造学术研究平台、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多方构筑学术合作平台、推动会员发展等未来工作设想,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年会还按照章程增补、调整部分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理事。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新形势下石窟寺保护与考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 中国遗产院李黎副院长基于全国石窟寺调查的分析成果,总结出“岩体稳定性、水害、岩体风化”是全国石窟寺保护所面临的的主要共性问题,同时也向大家分享了科技手段在石窟寺保护工作中的最新应用,并就此提出了若干石窟寺科技保护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供大家参考研究。数字化保护问题一直是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经过讨论,与会专家普遍达成共识:数字化工作不能一味追求过高的精细化标准,应该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保护或档案工作要求为最终衡量标准。此外各地专家还就石窟寺保护经验、石窟寺考古新成果、预防性保护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讨。

通过此次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年会的召开, 使我们更加了解了全国兄弟省市石窟寺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王彬处长的发言也更加明确了以后石窟寺保护工作的重心所在。


二、我院石窟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

河南自古是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自佛教东传,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是历代佛教文化传播的中心之一,从而也促成了石窟寺建筑在河南的兴起。除龙门石窟以外,河南全省现存中小型石窟造像79处,其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6处,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豫南三个区域,时代从北魏持续至明清时期,开凿年代早,延续时间长,类型丰富,内涵深厚,是中原地区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充分体现出我省文物资源的特色与优势。

1988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即开展了对安阳灵泉寺石窟宝山、岚峰山、马鞍山的石窟及摩崖石刻造像进行了全面的勘察测绘,历时三年,于1991年出版《宝山灵泉寺》。

此后,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即组织专业人员对河南中小型石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建档工作,历时近十年时间(1990-1997年),先后对全省三十余处石窟寺(不含摩崖造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中小型石窟调查档案。

1996年,为使西沃石窟免遭蓄水后的小浪底淹没,河南省文物局、省古代建筑研究所等的工作人员经过整整4个年头的艰苦奋战,克服种种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了我国首例石窟整体搬迁并成功复原的保护工程,石窟原有的雕刻品、题记及栈道遗存,无一受到损伤。

自2014年至今,河南省文物局依托省内技术及人才资源优势,委托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及郑州仁清金石传拓艺术博物馆,展开了对全省石窟寺造像拓印建档工作,该项目利用对高浮雕拓印技术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石窟石刻造像拓印档案留存的空白。目前已经陆续完成全省10处重点中小型石窟的高浮雕拓印建档工作。(2013年完成安阳灵泉寺、小南海、林县洪谷寺石窟。2014年完成洛阳吉利石窟、卫辉香泉寺石窟、焦作石佛滩石窟、鹤壁五岩山石窟。2016年完成浚县千佛洞石窟、沁阳窄涧谷石窟、南阳佛沟摩崖造像。分别取得以上10处石窟的绘制现状测绘图各一套,采集三维激光扫描基础信息各一套,高浮雕拓印成果各三套,共计516张。)

此外,在对省内石窟资源全面调查建档的基础上,我院同样非常重视新兴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在调查工作中的应用,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倾斜摄影、GIS定位等技术手段,完成了豫北、豫南地区26处中小型石窟的数字化信息的采集与收录。

通过多年来我院对中小型石窟进行的系统调查,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先后整理出版了《宝山灵泉寺》、《鸿庆寺石窟》、《河南新安西沃石窟整体搬迁保护研究》、《河南中小型石窟拓印——豫北卷》等,完成河南省地方标准《石窟石刻拓印保护工程技术规范》,《石窟石刻文物建筑保护工程数字化勘察测绘规范》获得立项。

尤其是从2021年以来,我院负责全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并得出最新数据,全省现存石窟寺(含摩崖造像)文物共计80处,其中国保16处,省保11处,县保23处,文物点19处,更改文物属性2处,新发现9处。


三、我院石窟保护工作展望

本次会议重点强调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家文物局仍将持续加强对石窟寺文物的保护力度;第二,敦促加快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成果的整理、公布与出版;第三,加强我国石窟寺文化宣传与推广的力度;第四,强调石窟寺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加强科技手段在保护工作中应用的实践探索;第六,提升对中小石窟的保护重视程度。

我院将根据本次会议的核心思想,结合我院既有的石窟寺保护研究基础,紧密配合省文物局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切实把我们的石窟寺保护工作做好,做实。


                                                                               石窟寺保护中心

                                                                           2023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