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期刊与出版物>>学术论文>>

巩义永昌陵石刻病害调查与研究

时间:2014-11-28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  杨予川  字体:   

 

永昌陵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陵寝,该陵区东西宽约600米,南北长2000余米,面积约120公顷。该陵区主要由永昌陵上宫、陪葬的皇后陵、陪葬墓三部分组成,规模相对来说较为完整,而陵区现存石刻主要分布在上宫神道两侧的石像生、宫城神门外的石狮和陪葬墓前、规模较小的石像生。这些石刻是北宋早期的石刻艺术作品的杰出代表,雕刻刀法洗炼,比例适度,有浓厚的晚唐遗风,雕刻手法生动细腻,有着重要的文物和艺术价值。而这些石刻因长期在野外保存,受到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害,危害着石刻的长期保存,因此对该区域石刻的病害调查和研究是对其进行科学保护的基础。

1.永昌陵石刻概况

1.1 永昌陵的地理位置

永昌陵位于巩义市西村,海拔高度从北到南170-220米不等。该陵区东南依嵩山北麓的金牛山,东邻青龙山,陵区东西两侧分别有季节性河流—坞罗河和天坡河流过,在陵区西北汇合后向北注入伊洛河。永昌陵依坡地而建,南部地势略微隆起,北部较为平坦,但由于长年作为农业用地,已经被大规模的平整过,整个区域内梯田分布较多。

1.2 石刻的组成和数量

永昌陵上宫神道石刻主要分布在乳台以南、宫城南神门以北的神道两侧,神道长约150米,方向北偏东2°44′,地势从南向北逐渐降低,由于人工平整土地的原因形成了二级台地,神道南到北高差为4米。目前均为农田并仍在耕作。神道两侧的石刻从南到北依次为望柱、象及驯象人、瑞禽石屏、甪端、马与控马官、石虎、石羊、客使、武官、文官、武士、宫人。宫城遗址四周的神门外都设有门狮,其中南神门石狮较大。陪葬墓的石刻保存较多的是章怀潘皇后墓,石刻内容和位置与上宫的类似,只是规模较小,保留下来的数量也无法与上宫神道的相比。根据现场调查统计目前在野外原址存放的上宫石刻数量为38件,宫城遗址处有5件,下宫遗址处2件,章怀潘皇后陵有18件,陪葬陵前有4件,合计共67件。

1.3石刻保存现状

永昌陵石刻基本上由石刻主体、底座和土衬石等几部分来组成。一般来说,石刻主体底部都有一块与之相连的底座,这样形成了三层石座。由于石刻上层底座与下层的底座有榫卯连接,大大加固了石刻的稳定性。从石刻保存情况来看,永昌陵上宫区域的石刻要好于陪葬墓区域的石刻。现就按照这两个区域来分别描述石刻的保存现状。

 

(1).永昌陵上宫区域

该区域的石刻主要保存在上宫神道两侧,地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原石刻的位置也是随地形降低。由于目前该区域处于农田之间,经过长年的耕作,土地被人为的平整成为阶梯状的梯田,造成石刻所处地面变化较大,例如,最南端的望柱,由于地平下降,底座下的土方局部已被掏空,后用红砖代替了掏失土体来稳固了望柱的基础;而最北端的门狮则大部分埋入土中,只有头部和少量背部外露现有地表。其余一些石刻保存在一条高出现有地面的土垄之上,由于土垄两侧是农田,土垄在逐年的减小,一些石刻身体下部不同程度的埋入土中,也有一部分石刻的底座不同程度埋入土中。石刻周边则有小树、杂草或麦苗生长。除了石刻的保存环境变化外,石刻本身也收到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个别石刻局部被盗割、毁坏以及后人用现代建筑材料不当修复造成的一些病害等;在历经数百年的自然风雨后,石质本身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化病害,总体表现为石质表面出现裂隙,断裂,局部石质分层、脱落,局部溶蚀,不同程度侵蚀、结垢等现象。但总的来说,永昌陵上宫石刻在历经了数百年后依然大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而且其原始位置也忠实的记录了原来的地平高度,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历史地理信息。

除了神道的石刻外,宫城东西神门外的门狮也在原址保存下来。东门狮主要的问题是紧邻公路,四周地平抬高造成其位置的下陷,周边环境恶劣,被垃圾等包围,西门狮周边环境是农田,地平与原始位置接近,主要病害是北门狮的头部基本毁坏。北门狮根据调查被异地搬运至文管所保存。

(2)永昌陵陪葬墓区域

从目前调查来看,陪葬墓区的石刻主要有章怀潘皇后陪葬墓神道两侧的石像生,在陵区最北侧的两座亲王(或大臣)的陪葬墓也现场保留了少量石刻。

章怀潘皇后墓神道两侧保留下来的石刻总共有18件,与原有石刻相比佚失的较多,而且保留下来的石刻部分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该区域石刻病害较为严重,除极个别的石刻保存较为完整,其他基本都不同程度的遭到了人为破坏。此外,地形的变化也较大,石刻周围是农田,由于土地的平整造成所有石刻都不同程度的被埋入土中。石质本身的风化情况也比较严重,以溶蚀、表面侵蚀、裂隙分布等病害为主。

其他石刻主要是陪葬墓前的石质望柱,共有4件,存在的病害与皇后墓的情况类似,程度有所差异,其他的一些石刻都被异地搬迁至文管所保存。

2.永昌陵石刻保存环境的调查

2.1自然环境

巩义位于洛阳盆地东南的丘岭地区,地势东南高而西北低,地形由中山、低山、丘陵,河谷平原组成,总体呈阶梯状降低。永昌陵位于巩义市南部丘岭地区和河谷平原之间的过渡区域,地势从南到北逐渐降低。该区域内黄土深厚、水位偏低适于深挖墓穴。由于该地区处于华北地震带的南端,地质构造中有几条大断层带,因而处于地震多发区的边缘,有发生强震的因素。已查明历史上地震记录有50余次,明确记载在巩义的13次。

从气象环境来说巩义属北温带亚湿润区,年平均气温15.6℃,年降雨量583㎜,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阴雨连绵,冬季寒冷少雪。根据巩义市气象局提供的2007年气象资料,该区域的气象环境基本如下: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7、8三个月,降雨量占全年的66%,而这时候也是温度最高的月份;从湿度的变化来看,全年的湿度变化不大,基本都在50%-75%之间浮动;风向多以西南风为主,而夏季的主导风向有所变化,东北风、西南、东风为夏季(6、7、8月)的主导风向。

根据巩义市环境监测站对永昌陵现场的大气候成分调查,永昌陵区域内大气监测结果 如下:大气中的污染主要以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为主要的污染因素。

2.2 人文环境

永昌陵在巩义市西村镇的长封村和滹沱之间,四周距居民点都有一定的距离,陵区内多为农田和乡间小路,紧邻永昌陵宫城东门遗址是县级公路,车流量较大,该公路距永昌陵上宫神道直线距离是500米左右。根据调查,永昌陵区域内的居民数量约1000人,主要以农业人口为主。在永昌陵东侧公路东、南有若干家乡镇企业和化工企业在生产。

3.石刻现存病害调查

3.1 主要病害定义

根据石刻的现场的病害调查发现,石刻主要存在着以下四类主要病害,现对病害的描述如下:

(一)石刻环境病害

主要是指石刻周边环境变化造成的病害,主要有下面的两种形式:

(1)石刻基础病害,指地平面的改动对石刻的基础造成的影响,使石刻基础有歪闪或坍塌的倾向。

(2)植物病害,由于环境变化造成周边农作物的生长对石刻的影响。

(二)石质表层劣化

石质表层的劣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裂隙分布,大小不等的裂隙分割石质表面现象。

(2)酥碱粉化,主要指石质表面以粉末状酥碱脱落的情况,由于永昌陵的石刻采样的石质是碳酸钙为主的灰岩,表面较为致密,这种病害出现的情况较少。

(3)层状剥蚀,指石质表面呈片状脱落的情况。

(4)溶蚀,指石质表面出现的因石质溶解形成的坑洞。

(5)表层结垢,一般指由于外界原因造成石刻在特殊部位形成的结垢,颜色多为黑色。

(6)生物锈,由于苔藓地衣类植物在石刻表面生长后产生的结垢或颜色改变,一般为褐黄色或黑色。

(7)表面侵蚀,指石质表面由于整体的风化脱落造成原有雕刻图案的变浅或消失,由于在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石刻都存在这不同程度的侵蚀情况,这里我们特指一些特别严重的、尤其是影响到石刻的原有形象的情况。

(三)石质的结构病害

主要是石质的断裂或局部脱落,这种病害主要由于石质表面由于各种外力的作用造成的原有石质文物整体或局部被外力分割脱落,造成石质各部分之间失去物理联系的现象。

(四)人为影响

人为破坏或不当修复造成的病害。

3.2石刻现存病害的统计结果

根据石刻病害的定义,对永昌陵石刻存在的病害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将现场石刻病害调查结果总结成下图2-1,2-2,2-3。

根据病害出现情况的统计,目前永昌陵上宫石刻存在的主要病害出现的频率多少依次是:表面侵蚀(16.5%)、不当修复(14.6%)、脱落缺失(10%)、局部淤埋和整体倾斜(9.2%)、植物病害(8.4%)、表面溶蚀(8.4%)和表面裂隙分布(7.7%)。皇后陵石刻存在的主要病害主要是:表面侵蚀(21.7%)、局部淤埋(21.7%)、裂隙分布(18.1%)、脱落缺失(15.7%)和不当修复(12.7%)。其他陪葬墓石刻病害主要出现的是:表面侵蚀和裂隙分布(18.2%)、层状剥蚀(15.2%)、脱落缺失(12.1%)、局部淤埋和不当修复(9.1%)。除了上述的出现的主要病害情况外,考虑到石质调查中侵蚀病害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由于自然降尘的原因,石刻表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灰尘沉积。因此这两种病害也应予以考虑。

3.3石刻病害严重程度的评估

病害严重程度的评估主要根据其对石刻本体的危害程度而定。我们认为人为因素中的不当修复对石质的危害是固定的,可以通过长期细致的修复来弥补;由于地形变化对石刻造成的基础不稳的危害有可能直接导致石刻的整体倾倒,局部的淤埋情况也由于耕地的浇水等原因造成直接加速了石质的破坏,这两种情况属于较为严重病害,应予以着重处理;对于石刻的脱落病害,应遵循原状保护的原则不予以复原,石质的表层劣化类病害对石刻的影响是长期而且严重的,由于石刻表面层保留了较多的历史信息和也是雕刻的精华所在,因此将此类病害也列为严重病害。

综合这次对永昌陵三处不同区域石刻病害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危害程度的评估,总体来说永昌陵石刻病害主要以表面侵蚀、裂隙、溶蚀、不当修复,脱落缺失和局部淤埋为主要病害,存在较为普遍,对其危害程度最为严重的是表面侵蚀、整体倾斜和局部淤埋,这些主要病害不仅存在而且还在继续的发展,继续对石刻产生着不利的影响。

4.病害产生原因的探讨

对野外石刻来说病害的发生一般与石质的性质和保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1石质特性对病害产生的影响

石刻本身的岩石特性是决定其保存效果的重要内在因素。考古调查表明,宋陵石刻的石质多出于偃师南部山区的牛心岭一带,石质均为石灰岩,石色青黑润泽,石质纯净坚实,适于雕刻使用。从石灰岩本身的材质特性来说,往往具有强度高、孔隙率低的特点,对自然界的自然风化的抵抗力较强,但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现有石质的分析发现,由于岩石构成上存在着层状结构,含有一定厚度的钙质长石粉砂岩和钙质粉砂泥岩等夹层,这些夹层形成了石质的软弱层,在长期的野外环境下,软弱夹层部分更易与水反应,也就更容易产生风化。例如在永昌陵石刻病害中常见的溶蚀病害就是软弱的泥质岩与水长期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当石质层理出现在竖直方向上时这种病害往往会表现的更为明显,会发展成条状分布溶蚀沟。由于岩石的层理发育也造成石质整体性较差,石质各层间存在着严重的性质差异。因此,在反复的环境周期变化中石刻的溶蚀还会发展成劈裂等病害。

4.2保存环境对病害产生的影响

除了石质本身的因素外,外界自然因素对石质的长期影响也是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裂隙病害为例,它分布与自然界温度变化有直接关系。由于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白天石刻外部和内部形成了温差,造成石质内外的膨胀程度不同,而夜晚情况相反,外部降温快而内部降温慢,造成石质内外收缩程度不同。这样,在长期的内外收缩膨胀不一致,造成了裂隙的出现。尤其对于石刻顶部来说,这种温差的变化就更为明显,因此,石刻顶部的裂隙分布较为常见,这与现场调查的情况也是一致的。

随着人类的工业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相对严重,空气中氮、硫成分增加,造成酸雨出现,对灰岩石质文物的保存极为不利。从一些野外石刻近百年的变化研究表明工业化进程造成的空气污染对石质造成的破坏程度远远大于过去几百年的破坏。尤其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近二十年这个期间,石刻的变化更为明显。由于近二十年来,巩义的工业企业数量快速发展,煤作为主要的工业能源造成当地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环境监测数据表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地的总悬浮微粒,日平均最高浓度1.2mg/m3;SO2日平均最高浓度0.43 mg/m3;HCL,日平均最高浓度0.094 mg/m3。而在近些年的气象记录则出现有酸雨情况:pH值≦5.6有14次,占总监测降雨次数的14%,空气冷凝水的pH值有些时候呈现酸性。这种气象环境的直接后果就是加速石刻表面雕刻模糊,表面溶蚀加深。因此,环境污染是石刻表面侵蚀类病害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上述环境因素外,人为影响也是野外石刻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永昌陵所处的区域来说基本上是农田。农作物长期的种植和灌溉都对石刻造成了破坏,首先,常年的耕作增加了人为磕碰石刻的频率;有些石刻则由于农田平整造成基础夯土被人为掏取,从而形成了了基础不稳,易于倾倒;有的则被淤埋过顶,长期被农田灌溉用水浸泡影响。因此,这种长期日积月累耕作所累计的破坏效果是相当严重的。人为故意对石刻的破坏是造成石刻破损或局部脱落的主要原因。

结语

野外石刻文物由于受自然环境、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加之石质本身构成等内在因素,病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情况,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石刻病害调查是野外石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基础,周详而细致的调查不仅能够使保护工作做到有针对性,而且通过对病害危害程度的评估可以根据病害的轻重缓急开展有序的工作。特别是在近些年,随着各地工业化的发展,空气污染加剧,造成野外石刻表层风化更加严重和迅速,而野外石刻表层往往是文物价值精华所在,其丰富历史信息的丧失对文物价值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野外石刻文物保护工作在遵循最小干预原则的前提下,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保护,而科学保护的基础除了周详的调查、长期的监测数据外,也要有充分可靠的现场试验,尽量使保护措施做到相对完美,将其带来的不可预知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而对于野外石刻的保护,单纯的技术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要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因素的治理、人为环境的改善和提高,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